在中國快遞業務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出海幾乎成了所有主流快遞企業搶灘的“藍海”。2022年以來,眾多快遞企業紛紛發力海外,順豐速運、菜鳥網絡、中通快遞等企業將“主戰場”聚焦在東南亞地區,同時巴西、中東等區域的拓展也在加速進行。
專家指出,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使得未來出口需求持續增長,中國快遞業可抓住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契機,對接國際物流資源,加速在國際市場占一席之地。
以出海為謀,快遞企業尋找新增長點
2022年2月,泰國中通在曼谷轉運中心開始試運營,泰國全境快遞業務正式啟動,同年,本土業務落地馬來西亞;極兔于2月宣布正式進駐拉丁美洲市場,并在墨西哥順利起網運營,世界杯期間,極兔還宣布足壇巨星梅西為其首位全球品牌代言人;11月14日,菜鳥首次公開巴西3年發展規劃,目前菜鳥快遞網絡覆蓋巴西全境的1000多城,本地下單后平均2日到3日送達,圣保羅等核心城市可實現次日達;12月1日,百世宣布在馬來西亞啟動快運網絡;12月21日,圓通速遞國際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中文名稱已由“圓通速遞(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更改為“圓通國際快遞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過去的一年,各家物流企業“摩拳擦掌”,皆加快了出海的步伐。
“出海是快遞企業邁向綜合物流企業的必經之路。縱觀全球快遞巨頭的發展歷程,在本國市場具備一定的領先地位后,拓展海外市場有利于拓展業務市場區域,實現國內外業務平衡,降低單一依賴國內業務的風險,不斷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咨詢顧問魏建輝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快遞出海也符合中國政策鼓勵方向、產業升級轉移及輸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安全性訴求,推動中國對外開放發展進程。
鯨平臺智庫貿易合規專家陳曉秋向國際商報記者表示,近年來,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使得未來出口需求持續增長,而海外市場尤其是東南亞、拉丁美洲的物流配送能力跟不上,剛好中國快遞的布局可填補需求端的市場空白。加之多年快遞行業的激烈競爭為中國快遞出海積累了豐富經驗,未來,中國快遞業可抓住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契機,對接國際物流資源,加速在國際市場占一席之地。
以政策為帆,做深做細海外市場
2022年,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助力快遞企業出海“掘金”。年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意見》指出,支持市場主體內外貿一體化經營。鼓勵有條件的大型商貿、物流企業“走出去”,加強資源整合配置,優化國際營銷體系,完善全球服務網絡。支持跨國大型供應鏈服務企業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招商交運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補強國際快遞能力將成為未來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2022年1月1日生效實施后,通過關稅減免等制度安排也進一步推動了跨境貿易,提升了跨境物流效率。同時,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雙邊貿易額持續上升,也為跨境物流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諸多利好進一步鼓勵國內快遞企業“走出去”,通過自建或并購搭建海外快遞網絡。
“預計未來快遞企業將繼續做深做細東南亞、中東、拉丁美洲等市場。” 天使投資人、知名互聯網專家郭濤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不過,東南亞、拉丁美洲等地區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在文化、理念、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差異,消費者的關注點和需求與國內并不相同,物流企業需不斷攻堅克難。
魏建輝預測,2023年,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會陷入衰退,使得中國外貿出口增長乏力風險增大。當前,跨境電商是外貿增長的新引擎,快遞企業發展又與跨境電商存在強關聯,或給快遞企業出海帶來較大挑戰。“比如對快遞企業跨境服務全鏈路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會加速業務服務單一企業出局,市場份額進一步向具備組織敏捷、業務布局得當、產品及技術適配性更高的企業集中。”